所在位置:疫情防控工作

【防控疫情,医者风采】责任,让我们义无反顾
阅读次数:1440  发布时间:2021-05-17

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我院汤山院区(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)作为江苏省、南京市定点收治医院,全院职工积极响应、全力以赴,以科学的理念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抗击疫情。

在与新冠肺炎疫情对抗的持久战中,我院医护人员始终持甲抗疫,前赴后继,将初心和使命化作实际行动,坚守岗位、不懈战斗!


杨燕:风雨造就彩虹


杨燕,1980年生,2017年来院,副主任医师

4月3日,清明节放假第一天,上午10:00,突然接到医务处电话,要求下午3:00立即进入隔离病房,这个时间较之前通知时间整整提前了6天!立即将两个小孩送到老人家,回家简单收拾行李,下午准时到达。

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熟悉,因为这是第二次进隔离病房,距第一次刚好10个月。按流程进行交接后,第二天我们就进入了紧张的值班工作。每天每个医生需要在隔离病房坚守几个小时,加上天气炎热,穿着厚厚的防护服,我们常常都是汗流浃背、视物模糊。记得有一次,戴着三层防护手套给一个88岁呼吸衰竭的病重老先生抽血气。老人很胖,股动脉触感不是很强,我还是硬着头皮进针,一个方向扎进去没有血,再触摸换一个方向扎进去还是没有血。老人喊疼,尖叫不已,一旁的家属也已经不耐烦。此时我更紧张,汗水不停往下滴,眼镜、防护镜上全是雾气,什么都看不清,但我知道我不能放弃。继续一边触摸一边调整方向进针,终于鲜血弹进针管里,此时内心非常激动,当把血气针插进血气仪出来的结果还不错的时候,我感到十分欣慰。

苦难铸就辉煌、风雨造就彩虹!抗疫的道路还很长,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不畏艰难、勇往直前、凝聚起来、同甘共苦,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,我坚信,我们一定会在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,加油! 


朱红梅:责任,让我们义无反顾


朱红梅,1971年生,1990年来院,副主任护师

2020年春节前夕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华夏大地。我所在的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,被确定为江苏省、南京市新冠肺炎的定点收治医院,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主战场。

我作为门诊护士长,从去年春节前开始就参与了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的管理工作,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关,同时也报名要求进入抗疫第一线---隔离病区。终于,在今年4月初服从护理部的安排,来到了新冠肺炎收治病区。经过与上一批人员的交接,我们很快熟悉了隔离病区的布局和工作流程。护士长的任务除了常规病区管理外,还要加强对院感防控工作的管理,特别是要求护士关注重点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基础护理工作。虽然我们这一批工作量较大,但在医院领导的指挥下,在医技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年近9旬的患者由卧床不起转为能够自行下床活动,呼吸衰竭的晚期肿瘤患者逐渐病情平稳,大家通力合作,圆满完成了任务。

当我穿上防护服,戴上护目镜,走进病区,心中油然升起一种神圣、自豪的感觉,仿佛自己就是一名战士,肩负着重任,也正是这份责任,让我们义无反顾,也为了职业生涯不留遗憾!


华芳:这一个月,

我兴奋、紧张、感动.....


华芳,1971年生,1989年来院,副主任护师

2020年伊始,新冠疫情发生。作为一个工作32年的老护士,我曾参加过2003年的抗击非典,因此第一时间我积极报名参加抗击疫情,服从领导安排的前提下,成为第23批抗疫队伍的一份子,开启了人生中第二次抗疫之旅。激动之余也未免有点担心患双癌的父亲,在家人的支持下,我匆匆安顿好家人,带上简单的行李,踏上了抗疫路。

新冠无国界,记得我刚进隔离病房时,有个来自韩国的患者,由于地域及生活习惯不同,喝不惯开水,只喝矿泉水,一天需要七瓶。我用蹩脚的英语及丰富的肢体语言跟她交流,并且借助翻译器跟她耐心沟通,了解她的生活所需。当我搬着整箱矿泉水传递给她的时候,她给我点赞,我也感到了莫大的欣慰。一个月很快过去了,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我们国家抗疫为什么会成功,不管是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管理和支持,还是各个完善的规章制度,都将注定我们抗疫会走向成功。

这一个月,我兴奋、紧张、感动......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,这将成为我职业生涯里最难忘的一段时光,我也为自已可以为抗疫出一份力而感到骄傲!